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概 要 ·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周美元流动性压力进一步缓解,美债利率回落,美元指数大跌1.7%,已经降至2022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发达和新兴市场权益、汇率普遍反弹,黄金上涨2.9%,商品指数上涨5.9%。在美国通胀数据如期回落后,市场仍处于美元流动性压力缓解的温和期。
国内方面,政策积极调整,疫情高点或在去年12月下旬已经过去,人口流动逐步恢复,经济低位回升,权益资产上涨,人民币大幅升值,债市回调。后续的关键,是市场交易逻辑的兑现情况,尤其是疫情之后的消费恢复高度,春节期间的数据或是重要观察点。在集中推出一波政策后,短期内政策增量相对有限,关键是关注基本面的修复情况。
1 全球大类资产:商品、股市全面走强
对比上周(1/6-1/13)全球大类资产价格表现, 受美元通胀数据降温、中国地产政策再加码等影响,上周商品、股市走强,美元指数则滑落到2022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上周,IPE布油期货以8.7%涨幅领涨,其后上涨的包括标普-高盛商品指数(5.9%)、恒生指数(3.6%)、伦敦金现(2.9%);新兴市场股指(2.9%)涨幅小幅超过发达市场股指(2.6%)。美元指数下跌1.7%,对比下,日元兑美元上涨0.2%。
国内方面,上周股市、商品、汇率走强,债市下跌。 美元持续贬值,外资流入提速,人民币对美元继续走强,上周领涨,涨幅为2.2%,已经回到6.7水平。紧随其后的是南华商品指数(2.2%)、上证综指(1.2%)。而债市方面,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2%,10年国债期货下跌-0.3%。
对比1月以来全球大类资产价格,COMEX铜领涨(10.4%),涨幅较前的还有恒生指数(9.9%)、新兴市场股指(6.3%)、伦敦金现(5.3%),发达市场股市(4.5%)表现弱于新兴市场。而跌幅领先的是美元指数(-1.3%),而后有标普-高盛商品指数(-0.4%)、中债总全价指数(-0.2%)。
综合来看,上周大类资产表现上:商品>新兴市场股票>贵金属>发达市场股票>人民币>美债>中债>美元;1月以来资产表现为:新兴市场股票>贵金属>发达市场股票>人民币>美债>商品>中债>美元。
2 股 票市场:全球股指普涨
上周,全球股指全面上涨。 其中,涨幅前三是俄罗斯RTS、纳斯达克和韩国综合指数,涨幅分别为7.18%、4.82%和4.20%;涨幅相对较小是越南胡志明指数、印度SENSEX30指数和日经225,分别为0.32%、0.54%和0.56%。 从估值来看, 上周恒生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估值回升至历史中位数以上,印度股指也接近历史中位数,不过欧洲、新兴市场股指大多处于历史10%分位数左右。
上周国内指数仅有科创50下跌,港股继续领涨。 国内指数中港股指数涨幅仍然居前,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领涨,涨幅分别为3.56%和3.47%,创业板指涨幅也相对较高,为2.93%。国内股指中唯一下跌是科创50指数,跌幅为-1.69%,其他涨幅较小的指数是中证1000和中证500指数,涨幅分别为0.26%和0.75%。比较不同风格和规模的指数,成长指数略优于价值指数,超大盘指数明显优于中小盘指数。
恒生科技回升至历史相对高位。 港股指数估值进一步回升,其中恒生科技指数回升至历史95%分位数以上,已处于相对高位,恒生指数也回升至历史中位数以上。A股指数中,上证50指数回升至历史30%分位数以上,成长风格指数接近历史70%分位数,不过价值和超大盘指数仍在历史10%分位数以下。
上周A股行业涨多跌少。 上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1个上涨,其中领涨的行业是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和煤炭,涨幅分别是4.23%、4.05%和3.60%,农林牧渔、美容护理、纺织服饰、家用电器等消费行业均继续上涨。上周下跌的10个行业中,领跌的分别为国防军工(-3.72%)、公用事业(-1.91%)和房地产(-1.65%)。
行业估值位置分化明显。 农林牧渔、社会服务、汽车行业估值仍在高位,均在历史90%分位数以上。国防军工估值回落至历史1%分位数以下,煤炭、有色金属等周期行业估值仍在底部。
从交易指标来看, 上周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换手率回落,分别从前一周的0.62%和0.40%回落至0.54%和0.35%。上周新发行基金共2只,其中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各1只,发行份额分别为19.77亿份和60.92亿份,发行规模较前期有明显提高。两融余额上周小幅回升,当周环比增加0.01%。北向资金净流入为440.0亿元,较前一周继续明显增加,为2021年12月以来最高值。
从股债性价比来看,各指数ERP小幅回落。 上周股指大多上涨,除科创50外,股债性价比出现回落,其中,沪深300ERP从5.78%回落至5.56%,中证1000ERP从0.63%回落至0.57%;创业板指ERP从-0.33%回落至-0.45%,中小盘指数ERP从1.90%回落至1.81%。
3 债券市场:国内债市下挫
上周(1/6-1/13)各期限的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普遍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8bp至2.90%,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上行7.2bp至3.03%。短端的1年期国债利率基本持平,1年期国开债利率上行3.9bp。期限利差方面,10Y-1Y国债利差走阔6.8bp至80.4bp,3Y-1Y国债利差走阔7.7bp至42.2bp;10Y-1Y国开债利差走阔3.4bp至72.8bp。
从价格表现看,利率债、信用债净价指数普遍下跌,跌幅分别为0.21%和0.09%,其中中债国债净价指数下跌0.22%;企业债净价指数下跌0.08%,但对比年初仍有0.13%的涨幅。此外,货币基金指数小幅上涨0.03%。
中资美元债方面,上周各主要指数上涨速度放缓,其中投资级债券指数领涨,涨幅达0.75%;房地产美元债指数基本持平,不过其自年初累积的涨幅已达9.5%。此外,上周金融债指数上涨0.5%,企业债指数上涨0.7%。
上周,欧美主要经济体受乐观通胀数据影响,长期政府债利率继续下行。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6.0bp,年初以来已累计下行39.0bp。10年期欧元区公债利率下行16.1bp,10年期英国国债利率下行6.0bp。其他海外经济体方面,10年期日本国债利率小幅上行0.1bp,10年期印度国债利率下行7.4bp。
4 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普遍上涨
上周(1/6-1/13),除天然气继续下跌外,其他主要商品期货价格均走强,尤其是 有色金属和原油品类价格显著上涨 。其中,LME铝涨幅领先(12.2%),紧随其后的是LME锌(9.3%)、ICE布油(8.7%)、LME铜(7.3%),黑色产业中DCE焦煤(3.6%)、DCE铁矿石(3.0%)涨幅较高;此外,COMEX黄金价格上涨2.8%,COMEX白银上涨1.8%。不过,能源中NYMEX天然气跌幅达到-7.4%。
国内Wind商品指数整体上涨2.0%。各板块中,能源以6.0%领涨,紧随其后的是化工(3.3%)、煤焦钢矿(2.8%)、有色(1.7%)、贵金属(1.4%)、非金属建材(0.7%)。其余板块下跌。其中,油脂油料板块跌幅最大,为-1.0%,农副产品(-0.5%)、谷物(-0.4%)、软商品(-0.2%)同样下跌。
5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回落,非美货币升值
美元指数回落,非美货币升值。 上周美国CPI环比回落,使得美元指数跌至102.17,较前一周大幅回落174BP。由于美元走弱,非美货币整体升值,其中人民币上周继续走强,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报收6.71,即将收复“6.7”关口;欧元兑美元上周报收1.083,一周上涨1.77%;日元上周延续升值趋势,报收1美元兑127.855日元。
------------------
其他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中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测算:到底有多少?——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一(海通宏观 梁中华)
通胀和利率:选哪个?——2023为何要关注日本央行?(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财政如何“加力提效”?——海通宏观2023年年度展望(财政篇)(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货币如何“类财政”?——海通宏观2023年年度报告(货币篇)(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美元的再“变局”——海通宏观2023年年度展望(海外篇)(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
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Copyright 2015-2022 世界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